nba直播吧

图片
首页
> 新闻中心 > 工作动态

专家在身边丨头痛眼胀?“我以为是眼睛累了…”医生:凶险!病根不在眼,在脑

来源: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:2025-10-31 14:12 浏览次数:

“不过是有点头晕眼胀,忍忍就好了”,当钟女士(化名)捂着眼眶随口一说时,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很“日常”的不舒服背后居然藏着能要命的大危险......


本期专家

图片

万大勇

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

个人简介

擅长脑血管病定位,帕金森、痴呆等变性病以及癫痫、眩晕、脊髓及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,语言功能残疾评定等。图片


以为只是眼周疼痛

没想到是“脑动脉”上出问题

61岁的钟女士,身体一向硬朗,仅有轻度高血压,也一直规范服药,控制得很好。

一天,她突然感到头晕、视力模糊,眼眶周围一阵阵胀痛。本以为忍忍就过了,然而当晚,钟女士的眼眶剧痛加剧,并出现了恶心以及短暂的神志恍惚。家人察觉情况危急,将她送至杭州市一医院桐庐医院急诊。

急诊医生查看病情后,高度警惕,立即进行急诊处理,并请眼科、神经内科医生会诊。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万大勇在详细查看病人时,发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体征——“颈部僵硬”。

再结合她神志不清的表现,万大勇判断情况绝非寻常,立刻安排了颅脑CTA检查。

检查结果证实了最坏的推测: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——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神经科急症!

图片

图片来源太帅图库

万大勇主任医师说:“作为一种致死致残率极高的急症,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多样且有时并不典型,钟女士症状初期就以‘眼眶痛’为主要表现。这就要求接诊医生必须进行极为细致和系统的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,避免诊断的遗漏。”

随后的颅脑CTA检查,迅速锁定了元凶:一枚破裂的“前交通巨大动脉瘤”。

医院神经介入团队连夜急诊手术,成功拆除了这枚“炸弹”。术后钟女士病情稳定,三周后康复出院。

图片

图片由稿源提供


“蛛网膜下腔出血”为何如此危险?

警惕这些“不典型”症状

简单来说,我们的大脑表面覆盖着两层薄膜,紧贴脑组织的叫软脑膜,外面的一层叫蛛网膜。二者之间的腔隙就是“蛛网膜下腔”,里面充满了脑脊液,并有重要血管穿行。

当这些血管破裂,血液直接流入这个腔隙,就是蛛网膜下腔出血。它好比大脑的“中枢水管系统”被污染了。

图片

图片来源太帅图库

其极度危险的原因在于:

高死亡率:首次出血的死亡率可达三分之一。

易复发出血:破裂的血管点可能再次出血,且再出血死亡率极高。

引发血管痉挛:血液刺激可能导致脑部其他血管痉挛,造成脑缺血、梗死。

继发脑积水:血块堵塞脑脊液循环通路,导致颅内压力剧增。

很多人以为脑出血就是半身不遂、口眼歪斜,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非常具有欺骗性。典型信号:“霹雳样头痛”,这是最特征的标志!患者常描述为“一生中从未有过的”“像被雷劈或棒击一样”的剧烈头痛。但请注意,并非所有人都如此典型。

极易误诊的“不典型”症状

眼部症状:眼眶周围痛、眼球胀痛、视力下降。常被误诊为青光眼、视疲劳。

颈部症状:颈部僵硬、疼痛(重要体征!)。

全身症状:恶心、呕吐、畏光、嗜睡。

意识障碍:短暂的意识丧失或神志恍惚。


高危人群有哪些?

牢记“脑出血”急救“三步曲”

约80%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。动脉瘤并非肿瘤,而是血管壁上鼓出的一个“小血泡”,像车胎鼓包一样,壁非常薄,在血压骤升时极易破裂。

高危人群包括: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者,吸烟、酗酒者,有动脉瘤家族史者,患有动脉硬化、多囊肾等疾病者。

对于高危人群或有疑似症状者,医生可能会建议:

头颅CT:诊断急性出血的首选,非常迅速。

CTA:在CT基础上打造影剂,能清晰显示脑血管,是筛查动脉瘤的利器。

DSA:这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“金标准”,更为精确,但属于有创检查。

急救三部曲

1.立即呼救:一旦出现疑似“霹雳样头痛”,切勿犹豫,立刻拨打120!不要自行驾车去医院。

2.保持安静:让患者就地平卧,头偏向一侧,保持安静,避免任何形式的激动和用力(包括咳嗽、排便)。

3.准确陈述:向急救人员清晰说明患者的剧烈头痛和异常表现。

日常预防是关键

控好血压:高血压是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主要推手,务必规律服药,定期监测。

戒烟限酒:烟草对血管内皮的损害是明确的危险因素。

避免骤然发力:避免突然用力提重物、剧烈运动、用力排便等行为。

健康饮食,情绪平稳:低盐低脂饮食,保持心态平和,避免大喜大悲。

朗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