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专家在身边丨 79岁老人两年难翻身!被这种“蛇”爬上身,痛苦不已!
深夜睡前,王奶奶(化名)突然感觉右侧胸背部剧烈刺痛,“嘶,是不是白天拉伤了?”但是“拉伤”不仅没有好转的迹象,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比一天严重。从剧烈的刺痛发展成碰都不能碰,积极治疗也没有得到缓解,巨大的痛苦笼罩着王奶奶……
本期专家

包烨华
杭州市中医院 针灸康复科主任 主任中医师
个人简介
浙江省名中医,杭州市名中医,主要从事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。
痛到不敢翻身!
中医这样治疗
2023年冬夜,79岁的王奶奶突感右侧胸背部刀割样剧痛,连睡衣轻触都难以忍受。就医后确诊为带状疱疹(民间常称“蛇缠腰”),虽经抗病毒治疗皮疹消退,但顽固的神经痛持续折磨她长达两年——夜间加剧的跳痛、蚁走感让她无法入睡,甚至因害怕衣物摩擦而不敢翻身。

图片来源于版权图库,请勿转载
几经周折,今年8月,王奶奶找到了杭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、主任中医师包烨华。
包医生检查时敏锐发现:右侧的皮肤虽然已经恢复光洁,但疼痛却未见减轻;伴有口苦咽干、舌红苔黄、脉沉数等症状,最终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、肝经郁热证。
经过一个月的个性化针灸治疗,王奶奶的疼痛明显减轻,晚上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。
但这几种病差别很大
01带状疱疹?
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(VZV)再激活引起,表现为单侧沿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,伴剧烈神经痛,皮损不超中线。需抗病毒(如阿昔洛韦)联合营养神经治疗,复发率低但可接种疫苗预防。
02水痘
由初次感染VZV引起,全身散在分布,呈向心性(躯干→四肢),各阶段皮疹(丘疹、水疱、结痂)共存,瘙痒明显。儿童多见,需抗病毒(如阿昔洛韦)及对症治疗,终身免疫且可接种疫苗预防。
03单纯疱疹
由单纯疱疹病毒(HSV)感染导致,(HSV-1多见于口周,HSV-2多见于生殖器),表现为皮肤黏膜交界处的群集性小水疱,易破溃复发。需局部抗病毒(如喷昔洛韦乳膏)等对症治疗。
身体出现这些信号
要警惕可能是带状疱疹
单侧神经分布性皮疹?:皮疹沿单侧神经节段分布,呈带状排列且不跨越身体中线?。初期为红斑,迅速发展为簇集性水疱,疱壁紧张、疱液澄清,周围有红晕?。
剧烈神经痛:疼痛常先于皮疹出现,表现为针刺样、烧灼样或电击样痛,夜间加重?。老年患者可能遗留后遗神经痛?。
前驱症状?:发病前1~5天可能出现低热、乏力、食欲减退或局部皮肤灼热感?。
带状疱疹患者若出现以下表现,请及时就诊:
头面部皮疹(可能累及眼部或耳部)?;
免疫功能低下者(如糖尿病、肿瘤患者);
皮疹播散或继发感染?。
缓解“缠腰龙”疼痛
日常生活注意这几点
皮肤护理
保持清洁干燥?: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,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。
避免抓挠?:疱疹液含病毒,抓挠可能引发感染或扩散。瘙痒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,夜间可佩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抓挠?。
穿着宽松衣物?:选择纯棉材质减少摩擦,定期更换衣物?。
生活习惯
保证休息?:急性期需卧床休息,保证每日7~8小时睡眠,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?。
适度活动?:避免剧烈运动,可进行散步、太极等低强度活动增强免疫力?。
隔离防护?:避免接触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者,共用物品需消毒?。
饮食管理
清淡饮食?:多摄入优质蛋白(如鱼肉、蛋奶)及维生素B族、维生素C(如猕猴桃、西蓝花),忌辛辣、海鲜、牛羊肉等发物?。
忌烟酒?:酒精和烟草可能加重神经痛及炎症反应。
规范治疗与复查
遵医嘱用药?:按时服用抗病毒药物(如阿昔洛韦、伐昔洛韦),外用药物需覆盖全部疱疹,禁止自行调整激素类药物?。
定期复查?:监测病情恢复情况,若出现发热、化脓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就医?。
预防后遗神经痛
早期规范抗病毒治疗是关键,疼痛明显时可结合营养神经药物或中医针灸干预?。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并发症(如眼部受累、高热),需立即就医。
朗读